北京2021年10月22日 /美通社/ — 今年9月27日,《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以下简称新“儿纲”)正式公布,其中新增“儿童与安全”领域,并将“推广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安全头盔,儿童出行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作为该领域的主要目标之一。在此背景下,由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大学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道路安全媒体传播项目组支持的“保护儿童远离道路交通伤害”线上研讨会于10月20日举办,邀请相关专家就新“儿纲”在预防和减少儿童道路交通伤害方面主要内容、意义及未来实施措施进行探讨。
多位儿童安全领域专家表示,新“儿纲”将推广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纳入主要目标,并给出具体的策略措施,对推动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更好地保障儿童出行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此外,与会专家还就进一步推动新“儿纲”落实给出建议。
新“儿纲”出台 推广使用儿童安全座椅被纳入主要目标
本次公布的新“儿纲”,新增“儿童与安全”领域,并承诺在新“儿纲”实施10年内,减少儿童伤害所致死亡和残疾,儿童伤害死亡率较2020年下降20%”。
参与新“儿纲”制定的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儿童工作处副处长曾国强提到,之所以新增“儿童与安全”领域,一是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以儿童为本,把儿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我们在编制新‘儿纲’过程中,开展了广泛和深入的调研,通过座谈、访谈的形式广泛听取部门、各个地方、专家学者、基层儿童工作者、广大儿童和家庭的意见,大家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之一就是儿童伤害导致的死亡和残疾,这一点已经成为影响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因素。”
目前,意外伤害已经代替疾病,成为儿童致死的第一位因素。2019年,我们国家儿童伤害的死亡率是11.4/10万,相当于每年近4万名儿童因为伤害死亡。其中,道路交通事故是我国1-14岁儿童的第二位伤害死因, 15-19岁青少年的第一位伤害死因;每年约有2.2万名0~17岁未成年人因道路交通事故致死、致伤,死者中1/3死于乘车过程中。
曾国强表示,相关研究和国内外实践经验均表明儿童安全问题是可防可控的,儿童伤害并非意外。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道路安全、伤害预防项目官员方丹介绍,在交通事故中,如果儿童乘客能够正确使用与他们年龄身高相符的安全座椅,能够起到很好保护作用,其中婴儿正确使用安全座椅死亡风险可降低70%,幼儿正确使用安全座椅,死亡风险可降低54%-80%。
本次新“儿纲”重点关注儿童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将“推广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安全头盔,儿童出行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作为 “儿童与安全”领域的十个主要目标之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伤害防控与心理健康室主任段蕾蕾介绍,相比新“儿纲”中的其他目标,关于儿童安全座椅的目标尤其明确具体,将推广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儿童安全头盔都写入到目标中非常不易,也更加凸显了这个目标的重要性。
举措具体可操作性强 新“儿纲” 为儿童道路交通安全保驾护航
不仅提出目标,新“儿纲”在“儿童与安全”领域还提出了针对性很强的策略措施。曾国强介绍,新“儿纲”在“预防和控制儿童道路交通伤害”这个策略下明确了包括完善交通安全立法、提高儿童看护人看护能力、培养儿童养成良好交通行为习惯、推广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安全头盔和儿童步行及骑乘机动车反光标志、完善儿童道路安全防护用品标准、加强生产和销售监管等多个具体的措施,可操作性很强。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介绍,国务院发布儿童发展纲要以后,各省还要发布自己的儿童发展规划,“儿纲”作为国家的重大制度,其发布后还会有一套相应的监测和评估制度来保障落实。从这个角度来说,新“儿纲”能把使用儿童安全座椅这样一个具体内容规定进去,对推动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更好地保障儿童道路交通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在段蕾蕾看来,新“儿纲”将“儿童与安全”领域每一条举措都写得非常具体,这为各地实施新“儿纲”提供了抓手、提出了方法,能够帮助各地精准防控。“不是提出一个方向大家去走,而是把车、轮子、轮船、货物都给到了大家,可以一起把这个事情往前推。”
作为世卫组织官员,方丹认为,新“儿纲”的意义不仅仅对中国,其对全球伤害预防甚至全球儿童健康也有重大意义。方丹介绍,无论是中国还是全球,溺水和道路交通伤害都是导致儿童和青少年死亡的突出因素,基于中国的人口基数,中国在伤害预防工作方面的成效直接影响到全世界伤害预防工作的成效。“中国的进展也会推动全球进展,作为一名伤害预防工作的从业人员,新‘儿纲’令我非常受鼓舞。”
抽查合格率仅71% 专家建议加强监管严把质量关
儿童座椅安全质量问题也备受关注。2019年发布的《中国儿童道路交通安全蓝皮书》显示,2017年,中国儿童安全座椅产品的抽查合格率仅为71%。2018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监督抽查了27家企业生产的27批次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产品,其中有6批次产品不符合标准的规定。
佟丽华认为,家长要给儿童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生产儿童安全座椅的厂家更要讲良知,要保障产品质量,让家长用上质量合格、能有效保护孩子生命安全的儿童座椅。对生产假冒伪劣儿童安全座椅的企业,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加大监督处罚力度。“我曾经公开地讲,对生产假冒伪劣儿童安全座椅的一些厂家要罚得他倾家荡产,因为父母买了它以为有了安全保障,但是关键时候却不能发挥作用,导致孩子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因此在产品质量这块,一是要强化立法,二是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督。”
姚炜耀也提到了产品质量监管问题。他介绍,自己曾看到网上最便宜的儿童安全座椅仅售50多元,结果发现这个产品就是一个简易的儿童坐垫,根本起不到保护儿童乘车安全的作用。姚炜耀呼吁,市场监管部门对于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相关表述的产品以及其他假冒儿童安全座椅的产品应加强监管。
多方助力提升交通安全风险意识 完善伤害监测系统提升救治能力
儿童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这就需要家长、学校乃至整个社会提高风险意识,加强对儿童的看护。在基层进行儿童伤害调研时,曾国强发现一些基层工作人员对儿童伤害防控的意识也比较薄弱,他认为这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在后续工作中采取相应措施,强化伤害可防可控的理念、传播相关防控知识。姚炜耀建议,今后在驾驶人资格考试当中应进一步提升关于儿童安全座椅的试题比重,让驾驶人在学交规时就明确儿童安全座椅的重要性,这样,他们今后开车时,在实际道路中也会增加安全意识。
更广层面上,段蕾蕾建议应构建监测体系以了解儿童伤害状况。她所在中心正在完善全国伤害监测系统,她认为应加强数据分享、分析、利用、评估,进一步完善儿童伤害监测评估体系,通过监测数据分析了解儿童伤害状况,提升儿童伤害急救能力,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
方丹表示,儿童要真正用上安全座椅还有很多步骤,家长要愿意给孩子用,还要要买得到、买得起,买到后还得能安装、能装对、能用对,这中间每一步都涉及到很多干预措施,需要政府各个职能部门、生产销售企业、媒体、公益机构等多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参与共同促进落实。
软文网 https://www.rww.com.cn/是中国领先的媒体发稿服务平台,助力企业营销与品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