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2021年10月20日 /美通社/ — 10月19日,由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烟台市人民政府、中国核学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能源报社主办,烟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烟台市新兴产业发展推进中心、烟台众创核电研发中心承办的“2021碳达峰碳中和烟台论坛”在山东省烟台市国际博览中心开幕。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核学会理事会党委书记、理事长王寿君,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苏伟,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德雁,英国国际贸易部驻华贸易使节吴侨文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以视频形式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烟台市委常委、副市长张代令主持开幕式。
郑德雁表示,烟台市当前正在系统谋划部署“双碳”工作,加快形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布局,力争在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走在前列。本届论坛将深入探讨“双碳”领域重大课题,集中发布一系列重要事项、重大合作和重点项目,将对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烟台开展‘双碳’工作有基础有优势也有需求,我们愿当碳达峰碳中和的排头兵。”
解振华表示,烟台市提出围绕率先建设智能低碳城市的目标,着力发展低碳关键技术和产业集群,着力打造国际领先的清洁能源基地,着力优化全域能源网、交通网、智慧网、市政网等低碳基础设施,着力推进低碳产业园区和居民社区示范建设的工作思路,是对我国城市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探索。
王寿君表示,近年来,山东省核能发展取得积极进展,海阳核电取得了全国首个核电抽汽供热商用项目及世界首个水热同传实践工程等重大突破。“烟台市在打造国家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市,以及在核能供暖、海水淡化、制氢与储能、危废处理、海上风电等领域将有非常值得期待的长远发展。”
开幕式上,郑德雁发布了《双碳驱动中的烟台机会》,中核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申彦锋,国家电投集团董事、党组副书记祖斌,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吴春利分别发布了《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计划》。中国核学会高温堆分会授牌及科学技术奖颁奖仪式、央企驻烟企业揭牌、烟台市与核电企业基金合作启动仪式、烟台市“城市合伙人”金钥匙颁发,烟台市与相关企业签署系列合作协议等活动相继举行。
本届论坛以“绿色发展 低碳未来”为主题,将同步举办中国核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2021中国(烟台)核能安全暨核电产业链高峰论坛、2021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及装备展览会、2021中国(烟台)碳达峰碳中和能源装备博览会、新时代核工业精神宣讲晚会等活动。论坛期间,来自能源行业主管部门以及能源领域的院士专家、行业协会、科研院校、产业链相关企业和机构等,将围绕综合智慧能源、氢能与储能技术、中国碳交易发展、城市能源变革与低碳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核能综合利用、核应急、核技术应用以及中英海上风电合作等话题展开研讨,为我国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建设,山东省能源结构持续优化,烟台市国家清洁能源示范市建设建言献策。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嘉宾赴2021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及装备展览会和2021中国(烟台)碳达峰碳中和能源装备博览会巡展。
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碳达峰、碳中和是未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驱动力,也是各地绿色发展的核心关键词。在低碳转型背景下,山东省明确提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融合,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作为山东省绿色低碳发展的先行城市,烟台市近年来积极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快速成长,紧抓核电、海上风电等清洁能源发展机遇期,引进能源行业龙头企业和专业机构在该市集中布局研发机构、高端装备产业、低碳服务业、核能综合利用等项目,推动建设一批碳达峰碳中和标志性示范引领工程。
郑德雁介绍,烟台市的核电、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等产业近年来发展成效显著,目前全市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850.8万千瓦、占比达45.5%,占山东省清洁能源装机规模的1/5;清洁能源年发电量288.8亿度,占比达到37.4%;清洁能源年消费量280亿度,占比接近50%。
预计到“十四五”末,烟台市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将达到1300万千瓦,占比达到55%左右;到2023年,该市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达48%左右,产业产值达到800亿元;到2025年,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达到55%左右,产业产值达到1200亿元。
绿色低碳发展,尤其是在清洁能源产业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烟台市走在了山东省前列。其中,烟台市发出了山东省第一度核电、第一度海上风电,位于烟台市的海阳核电核能清洁供热工程在国内首开先河,今年将具备450万平方米的供暖能力,海阳将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
目前,烟台市已研究制定了《清洁能源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园区特色化发展的实施方案》《促进清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促进清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等顶层设计文件,实行“一链长、一园区、一链办、一基金、一联盟、一智库、一论坛、一平台”工作机制,多角度多渠道全面推进清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方位推进绿色低碳示范
2020年,烟台市实现生产总值7864亿元,经济总量在全国城市中位于前25位。“十三五”期间,烟台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0%,万元GDP能耗下降17.6%,重大化工占传统产业比重逐步降低,能够代表北方重化工业地区低碳转型路径。
实现“双碳”目标,对作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烟台市而言,既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更是加快低碳转型、实现换道超车的重大机遇。
立足经济发展后劲和清洁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烟台市按照“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彰显特色”原则,联合企业、高校研究编制“一谷一区一岛一港”,即丁字湾双碳智谷、烟台3060创新区、长岛国际零碳岛、蓬莱北方风电母港发展规划。
丁字湾双碳智谷将推动核、风、光、氢、储等“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以核能供热、供汽、制氢、海水淡化等为重点,推广清洁能源综合利用,同步导入绿色低碳高端装备、新材料、大数据等新兴产业,打造胶东经济圈融合发展先行区、国家级零碳产业发展示范区和中日韩清洁能源合作先导区。
烟台3060创新区将依托该市核电装备制造、科技研发、节能环保产业优势,重点规划建设“双碳”展示体验中心、碳中和大数据中心、“双碳”产业发展基金中心、储能研究中心及绿色设计中心等。蓬莱北方风电母港将依托蓬莱海工、海上风电、船舶等装备产业基础以及深水良港条件,打造立足山东、辐射全国和东北亚、东南亚的中国北方风电母港,形成以装备制造、研发设计、检测认证、运输安装、智慧运维等为一体的海上风电全产业链。
未来,烟台市还将开展“碳汇+数据+金融+文旅+民生”等新型合作实践,探索零碳立体新场景,组建专业化实体公司、设立专项基金,全方位高水平打造全国首个国际零碳生态岛。
“烟台形成的‘双碳’机会清单巨大,目前已形成省级市级与‘双碳’相关的重大项目七大类93个,总投资规模预计超过4000亿元,包括高端化工、新能源高端制造业、低碳交通、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绿色智慧矿业、生态治理和环保产业等领域。”郑德雁介绍。
创新助力低碳产业做强做优
从发展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产业到规划打造“一谷一区一岛一港” 碳达峰碳中和示范区,从搭建我国首个“国家级核电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到“国家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建设投运,从连续举办核电产业链高峰论坛到首次举办碳达峰碳中和论坛,从核电工业及装备展到碳达峰碳中和能源装备展,烟台的低碳转型之路离不开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强有力支撑。
近年来,烟台陆续培育出一批创新案例和创新项目。其中,以烟台市海阳核电站为依托建设的“国家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和“世界首个水热同传实践工程”投运,开创了国内核能供热的先河,为我国核能综合利用拓出了全新“赛道”。依托海阳核电,结合规划核电项目,烟台市将研究制定全市核能供热总体规划,在逐步实现全域零碳供暖的基础上,有序向周边区域延伸,推动半岛一体化绿色供暖。
除了创新技术的实践和应用,烟台市还将创新思维运用到打造新型市场主体、拓展合作模式和培育大型展览品牌等领域。
作为国内首个以“双碳”为主题的展会,2021年中国(烟台)碳达峰碳中和能源装备博览会于本次论坛期间首次亮相,以会带展、以展促会,旨在为国内外企业搭建展览展示和洽谈合作的平台。该展览将每年在烟台举办,伴随规模不断扩大,将逐步形成“论坛+展会+区域中心”的常态化运作模式。
此外,烟台市正在组建“双碳”新型市场主体,注册成立了以碳中和为核心业务的“碳中和发展集团公司”,并着手筹备组建“双碳”研究院,启动烟台市“双碳”发展规划、实现路径和智能低碳新型城市系统解决方案等课题研究,承担推动全市清洁能源、绿色低碳产业快速发展和促进碳中和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发展职能。同时,正在组建由央企和地方企业合资的企业,从事清洁能源、储能、氢能、充换电站的投资开发建设、运营管理及节能技术开发咨询工作,并系统推进烟台全域核能供暖、水热同传、工业供汽、海水淡化、制氢等综合运营业务。
烟台市还联合三大核电集团设立“双碳”基金,规划设立区域性碳交易中心,建设“碳中和云”碳资产综合管理平台,探索建立碳账户、碳评价、绿能码和碳激励机制,倒逼传统企业绿色转型。同时,探索海洋碳汇等生态价值实现路径,争取设立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院士工作站,打造全国综合性海洋碳汇技术创新平台;通过探索打造“东方电都”,研究组建新能源银行、开展绿色保险试点、发行碳中和债券可行性等;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实施工程建设全过程绿色建造,以智能低碳理念推进城市快速路和轨道交通建设,最大程度降低运输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推动城市基础设施优化升级。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在我国全力推动碳达峰碳中目标实现的背景下,烟台市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全方位推进低碳示范的创新实践,将为山东省乃至全国提供一份绿色转型的城市样本。
软文网 https://www.rww.com.cn/是中国领先的媒体发稿服务平台,助力企业营销与品牌传播。